第一章 总则
第一条 为规范外国语学院勤工助学岗位的管理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责任意识,同时保障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,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,结合学院实际,特制定本办法。
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外国语学院所有设立的院内勤工助学岗位。
第三条 勤工助学活动坚持“立足校园、服务学院、培养能力、资助育人”的宗旨,按照学有余力、自愿申请、信息公开、竞争上岗、择优录用、遵纪守法的原则进行。
第二章 岗位设置
第四条 学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,设立以下固定勤工助学岗位:
(一)学生工作助理岗位:6名,主要协助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。
(二)教学工作助理岗位:4名,主要协助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处理教学相关事务。
(三)党政工作助理岗位:2名,主要协助学院党政办公室处理日常行政及党务事务。
(四)实验室助理岗位:4名,主要协助管理与维护外语智慧教学中心实验室及相应场地。
第五条 以上岗位数量可根据学院年度工作重点和实际需求进行动态微调,并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,报学工部审批。
第三章 工作职责
第六条 学生工作助理岗位职责:
(一)协助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咨询、材料收发、信息统计与录入等。
(二)协助组织、筹备学院学生活动,负责相关会务及后勤保障工作。
(三)协助管理学生工作相关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归档。
(四)协助开展学生党建、学生资助、学生管理与服务、学生就业服务、学生心理健康等工作。
(五)完成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第七条 教学工作助理岗位职责:
(一)协助进行教学资料的整理、复印、分发与归档。
(二)协助处理与教学运行相关的事务性工作,如成绩录入核对、教学信息传达等。
(三)协助教师进行课程相关的准备工作,如教学设备检查、教具准备等。
(四)完成教学管理部门或指导老师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第八条 党政工作助理岗位职责:
(一)协助处理学院日常行政事务,如文件流转、报刊收发、办公用品整理等。
(二)协助进行党务相关材料的整理、信息录入与档案管理。
(三)协助学院会议、活动的准备保障工作。
(四)完成党政办公室老师交办的其他辅助性行政及党务工作。
第九条 实验室助理岗位职责:
(一)协助实验室管理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开放、关闭与秩序维护。
(二)协助检查、维护实验室设备、软件,报修简单故障。
(三)协助管理实验室资产,做好使用登记。
(四)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卫生。
(五)完成实验室管理员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第四章 选聘程序
第十条 申请条件:
(一)外国语学院在读全日制学生,家庭经济困难者优先,且在岗位少至少能工作一学期。
(二)思想品德良好,遵纪守法,工作责任心强,有服务奉献精神。
(三)学有余力,能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。
(四)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和必要的时间保障。
(五)符合具体岗位提出的特殊技能要求(如实验室助理需了解基本设备操作)。
第十一条 选聘流程:
(一)发布通知:学院每学期初统一发布勤工助学岗位招聘通知,明确岗位名称、职责、要求、招聘人数及申请方式。
(二)学生申请:符合条件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《外国语学院勤工助学岗位申请表》。
(三)资格审查与考核:由学院助学工作部负责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。资格审查合格后,由科室(学生工作办公室、教学办公室、党政办公室、实验室)根据需要组织面试或技能考核,初步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,对于个别重要岗位不是贫困生的需要提供情况说明,报学工部备案。
(四)公示与录用:拟录用名单报学院审核后,在院内进行公示(不少于3个工作日)。公示无异议后,正式录用,并由学院(或指定用人科室)与学生签订勤工助学协议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。
第五章 考核与管理
第十二条 日常管理:
(一)勤工助学学生由具体用人科室负责日常管理、工作指导与岗前培训。
(二)学生须按时到岗,认真履行职责,遵守劳动纪律及学院各项规章制度。
(三)如因故不能按时到岗,须提前向指导老师请假。无故缺勤或表现不佳者,将进行批评教育,情节严重的可终止其岗位工作。
第十三条 工作考核:
(一)考核分月考察和学期总评。用人科室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、工作态度、工作质量、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。
(二)考核结果作为勤工助学酬金发放、续聘或评优的重要依据。
第十四条 酬金发放:
勤工助学酬金标准及发放办法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,按月核算发放。
第十五条 岗位调整与终止:
(一)学生原则上必须工作一学期,却因学业等原因无法继续承担工作时,应提前一周向用人科室和学院提出书面申请,待用人科室批准,学院新招聘人员到位后,办理离岗交接手续。
(二)对于不能履行岗位职责、考核不合格或违反相关规定者,学院或用人科室有权终止其勤工助学资格,结果报学院助学服务部。
(三)岗位出现空缺时,可根据本办法第四章规定进行补聘。
第六章 附则
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。
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,原办法废止。